贝露赛布布 发表于 2019-8-22 08:53:19

《ビギナーズラック》2.7切牌选择的思考方法

牌效率7—切牌选择的思考方法
切牌选择的思考方法:

只是单纯的向着和牌来选择切牌的话,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难的。
上级者一般一眼就可以判断出效率最高的一手。

为什么他们能瞬间就判断出来呢?
我觉得有以下两个理由。
1.把手牌模式化,掌握了手牌进张数最广的一种切牌方法。
虽然配牌几乎不会有两次一样的情况。
但是向着和牌前进整理手牌的方法是可以模式化的。
特别是要记住一些出现概率非常高的形的正确切法。
要是连续出现巨大损失的切牌,成绩也是好不起来的。

2.学会更加优越的比较方法
“切A之后有效牌是XX种XX张,切B之后……”
实战中去这么比较张数是不现实的。
即使不这么比较,我们也能够选出进张更广的切牌。

我觉得1和2两点就是“牌理的精髓”
在麻将的战术中,人们总是更加重视1,
不知道为什么2却几乎不怎么提及。


比如这个牌切5索
不仅听牌的进张数最多,也不存在手役的差别,是绝对的正确答案。
但是,在实战中我很少会和例1作出同样的选择。



例1是许多麻将战术书都介绍过的问题。
很多人都已经把这种形模式化了吧。
“三组相隔1的对子总是切掉中间的那张就对了”。但是,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。

例2是一个4组对子的情况。
不管切掉3索、5索、7索、8万中的哪一个,进张数都是一样的。
这样的话,放弃一杯口而去切掉5索也就不能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了。

我个人觉得相比1而言,2才是更加重要的技术。
我认为牌效率模式化的目的在于“防止失误,加快选择切牌的速度”
本来记住各种形的组合就是非常有限的。
要不管拿到什么样的牌都能够正确选择才是我们理想的境界。

关于牌理的研究,我觉得分为以下4个部分来分别对应是比较好的:

1.三向听以下
2.两向听
3.一向听
4.听牌

为什么把三向听以下归为一类呢?原因有两个。
一是三向听以下的手牌一眼去判断向听数比较困难;二是由于这个时候要整理不要的牌,了解向听数也没什么必要。

1.三向听以下的基本牌理:
对于初期阶段的手牌,最好是去比较“切这个牌会有什么样的损失”。
没有去拘泥于“降低向听数”的必要。
虽然有些选择很微妙,不过也没有必要去深究那些差距不大的选择。
虽然细小的差别对效率也很重要,但我们更多的是应该考虑留下一些手役的可能和将来的防御问题。

2.两向听的基本牌理:
比较进入一向听的进张数是非常重要的,
如果有1、2张的差别的话,选择进入一向听之后进张数更多的情况会比较有利一些。

“距离听牌越近,进张数就会越来越少”,这是麻将的一个重要性质。

最后的难关就是“一向听→听牌了”,这里进张数太少的话和牌就会比较困难了。
因此,两向听的进张数少一点没关系,进入一向听之后的进张数是否宽广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。
(但是“重视两向听的进张数”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。)

两向听的时候对于“孤立牌残留的形”或者“搭子超载”形的处理也不是那么难的。

3.一向听的基本牌理:
这个时候进入听牌的进张数就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了。
一张两张的差距也千万不能小看。
但是当听牌进张数无论如何都很少的时候,可以减少进张数寻求改良。
当进张数没有差别的时候,比较改良的张数是较为有效的对应方法。

4.听牌的基本牌理:
能够和牌的张数无疑是最重要的。但是对于荣和来讲,也不是张数越多就越容易和牌。
如果听的是比较容易被打出来的牌,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听牌。
但是“听牌被打出来的难易度”是很不好数值化的东西,所以张数还是我们考虑的第一基准。
当张数没有差别的时候,考虑手牌的变化张数是很重要的。尤其是单骑听牌,手牌变化是很丰富的。

以上所讲的只是概论,
下一节将会以具体的牌型进行验证了。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《ビギナーズラック》2.7切牌选择的思考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