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机发展历史以及Steam deck的未来!
本帖最后由 只谈正事 于 2024-5-22 16:12 编辑马里奥奥德赛掌上游戏机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子游戏设备,通常可以放在玩家的手掌中使用。掌上游戏机通常具有内置的游戏,或者可以通过游戏卡带或数字下载方式添加游戏。它们通常包括液晶屏幕、控制器和电源,以提供电子游戏的移动游戏体验。一些掌上游戏机还具有其他功能,例如视频播放、音乐播放和网络连接等。掌上游戏机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,随着技术的发展,它们变得更加先进和功能丰富。
1980年,任天堂推出了一款名为Game & Watch的掌上游戏机系列。这些游戏机采用了液晶显示屏,玩家可以玩各种不同的游戏。Game & Watch是首批流行的掌上游戏机之一,共推出了59款不同的游戏机。
1989年,任天堂推出了Game Boy掌上游戏机。Game Boy采用了绿色液晶显示屏,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好的游戏性能。Game Boy的成功促使其他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掌上游戏机。代表游戏为《口袋妖怪》红绿。
《口袋妖怪》红绿
1995年,世嘉推出了Game Gear掌上游戏机。Game Gear采用了彩色液晶显示屏,但由于电池寿命较短和价格较高等原因,Game Gear的销量一直低于Game Boy。代表游戏为《索尼克与特尔斯》。
索尼克与特尔斯
1998年,任天堂推出了Game Boy Color掌上游戏机。Game Boy Color采用了彩色液晶显示屏,同时还兼容原版Game Boy游戏。代表游戏为《口袋妖怪》金银。
《口袋妖怪》金银
2001年,任天堂推出了Game Boy Advance掌上游戏机。Game Boy Advance采用了更先进的液晶显示屏,可以显示更好的图像和更复杂的游戏。代表游戏为《黄金太阳》《银河战士零点任务》。
黄金太阳
银河战士零点任务
2004年,索尼推出了PlayStation Portable(PSP)掌上游戏机。PSP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,包括液晶显示屏、3D图像、Wi-Fi连接等。PSP成为了一款受欢迎的掌上游戏机,但由于价格较高,销量略低于任天堂的掌上游戏机。代表游戏为《最终幻想 7:核心危机》《潜龙谍影:和平行者》。
最终幻想 7:核心危机
潜龙谍影:和平行者
2005年,任天堂推出了Nintendo DS掌上游戏机。DS采用了双屏设计,其中一屏是触摸屏,具有更多的交互性。DS成为了一款非常成功的掌上游戏机,销量超过了Game Boy系列。代表游戏为《黄昏旅馆:251号房》《大神传》。
黄昏旅馆:251号房
大神传
2011年,任天堂推出了3DS掌上游戏机。3DS采用了更先进的显示技术,包括3D显示屏、加速计、陀螺仪等。3DS在销量上比PSP表现更好。代表游戏为《口袋妖怪》XY《马里奥赛车7》。
《口袋妖怪》XY
马里奥赛车7
2011年,索尼推出了PlayStation Vita掌上游戏机,PSV采用专用游戏存储卡作为游戏存储介质,具有强大的图像和音效性能,支持多种娱乐应用和在线游戏功能。代表游戏为《杀戮地带:雇佣兵》《神秘海域:黄金深渊》。
杀戮地带:雇佣兵
神秘海域:黄金深渊
2017年,任天堂推出了Switch掌上游戏机。Switch是一款独特的掌上游戏机,可以作为家用游戏机和掌上游戏机两用。Switch采用了一块高分辨率液晶屏幕,并具有可拆卸的手柄和可连接到电视的基座。Switch还支持多人游戏和在线游戏,成为了一款受欢迎的掌上游戏机。代表游戏为《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》《马里奥奥德赛》
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
马里奥奥德赛
掌上游戏机的历史充满了技术革新和竞争。从最早的LED显示屏,到现在的高分辨率液晶屏幕和3D显示技术,掌上游戏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玩家们也享受到了更好的游戏体验。虽然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掌上游戏机,但任天堂一直占据了市场的领导地位,并推出了许多非常成功的掌上游戏机系列,例如Game Boy系列、DS系列和Switch。
一哥ACG游戏乐园,更多的精彩游戏尽在此
如何评价任天堂?
本帖最后由 只谈正事 于 2024-5-22 16:05 编辑任天堂是现代游戏机业的开山鼻祖,发明了诸多改变业界的游戏软硬件设计,拥有最为璀璨的游戏IP列表,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实行着硬件+游戏的上古游戏机行业策略。
[*]低 机能但更具创意的硬件:来源于原任天堂第一开发部部长横井军平理念“枯萎技术的平行应用”,由此出发FC、SFC、Wii、WiiU,Switch以及几乎所有掌机,都采取了相对竞争对手更低的硬件配置。但从其他领域引入了创新的低价技术,从而实现了难以置信的交互体验。例如Virtual Boy的原始VR,NGC外接4个GBA做副屏,Wii的体感…
[*]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游戏制作公司,马力欧、塞尔达、宝可梦还有更多:在2018年IGN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50大游戏中,任天堂独占17款,不乏森系刚、耀西、银河战士等IP,其中第一位是SFC上的超级马力欧世界。为保证这些游戏在当时能按照任天堂的标准问世,他做出了一系列影响后市的软硬件设计:塞尔达传说时之笛和超级玛力欧64的3D锁定视角,同时发明了右摇杆。
骨子里恨着任天堂的第三方:在FC和SFC世代,受够了任天堂盘剥的第三方厂家终于可以在PS问世后离开了。同时任天堂一方游戏的强势,又导致同类型的第三方游戏在任天堂的游戏机上天然受到压制,致使成为三坟。
逐渐成型的任天堂新世代:拥有PC和其他游戏机的伙伴,都可以来一台Switch。
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现在,此世代的任天堂已完全走向了不同于索尼和微软的路线。索尼和微软坚持着机能竞赛,比拼着独占游戏。
但细细分析,所谓主机,除了独占以外,几乎就是廉价版的PC(装机量和游戏专用性是另一个话题),既然本来就没有第三方支持,不如把独占和差异性做到极致。所以任天堂选择了这样的策略:
[*]机能够用,强大的第一方游戏:旷野之息、奥德赛、大乱斗、宝可梦剑盾。核心玩家的装机来源。
[*]凭借Switch体感、红外、便携、手柄可拆卸,打造软硬一体的差异化一方作品:马力欧Party、Arms、Labo、健身环、脑锻炼等。PC/PS/Xbox玩家都可以再来一台Switch带来装机量。
[*]拥抱独立游戏,复刻第三方经典游戏,让既有用户可以顺便体验这类游戏在Switch上的双形态、可分享的游戏感受,提升装机用户体验,强化购买心智。
[*]用装机量倒逼第三方厂家制作独占游戏:八方旅人、真女神转身5以及几乎肯定登录的新怪物猎人,相信2020会有更进一步的消息。
任天堂的未来:
想像不到的任天堂新硬件革新,让电子游戏不那么像电子游戏,而是游戏:类似Labo、健身环式的创新。
云游戏和串流带来的本地机能重要性下降。这对于任天堂大利好,打破机能受限的游戏壁垒。
去硬件化与手游化。游戏开放到全平台,倾斜更多资源到手游开发,我相信这原本就是Switch失败后的预案。
和上一条相关。IP进一步强化,进军玩具、动漫的泛娱乐化,想想下马力欧和塞尔达动画,以及更高水准的宝可梦动画…
一哥ACG游戏乐园,更多的精彩游戏尽在此
“SteamDeck2性能升级,2026年值得期待”
本帖最后由 只谈正事 于 2024-5-22 16:11 编辑尽管Steam Deck 2的发布仍需时日,但Valve早已多次公开谈论下一代掌上游戏PC的计划,这并不意外,毕竟原版Steam Deck无疑是市面上最佳的手持游戏电脑。
据CNBC和The Verge的采访,Valve的Pierre-Loup Griffais表示:“性能提升不是我们轻易决定的,只有当性能跃升足够显著,且不会大幅牺牲电池寿命和效率时,我们才会考虑。我认为未来几年内这样的飞跃不太可能实现。”
Griffais提到,公司希望确保不同设备的游戏体验保持一致,这意味着Valve不会无理由地调整开发者和玩家的目标性能。对于Steam Deck 2,需要一款比现有技术强大得多的芯片才能问世。
Valve的Lawrence Yang进一步透露,真正意义上的次世代Steam Deck会在几年后出现,其性能将有显著提升。
显然,Valve正在为Steam Deck的未来布局。近期发布的OLED升级版就是明证,这些访谈表明公司正在寻找更强大的芯片来驱动潜在的Steam Deck 2。
预测来看,我们可能会在2026年迎来Steam Deck 2。但这只是一个猜测,具体日期还需Valve进一步确认。考虑到时间点,届时Valve应该能掌握比现在强大得多的系统级芯片(SoC)。
关于价格,Valve的Gabe Newall曾表示原版Steam Deck售价400美元让他感到压力。竞争对手如ROG Ally和Legion Go的价格区间通常在600到800美元之间,这表明Valve从中学到了定价策略的重要性。
Newall在Edge杂志采访中透露,他们曾以为低价是关键,但事实是最高价位的产品最受欢迎。这说明了Valve对消费者需求的意外发现,可能意味着Steam Deck 2的定价策略会有所不同。
Steam Deck OLED的推出已展示Valve在价格上的调整,预计新一代产品会维持一个较低价位的LCD版本,而OLED型号的价格可能会提高。我们推测,Steam Deck 2会保留一个基础价格在400美元左右,而新款则在500到700美元之间。
目前,关于Steam Deck 2的具体规格仍是未知数。传闻它可能会采用AMD的定制APU,类似于原版,可能采用尚未发布的RDNA 4图形架构和Zen 4处理器。然而,这些都是基于论坛上的模糊信息。
Valve可能会继续与AMD合作,鉴于AMD在游戏设备半定制芯片领域根基深厚,如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。Intel和Nvidia也有可能进入这一市场,最终选择取决于Valve在Steam Deck 2接近发布时的可用选项。
至于性能,虽然没有确切数据,但我们有理由相信Steam Deck 2会比原版快很多,因为Valve明确将其作为目标。性能提升并非唯一关注点,电池续航和功率效率是Valve的首要考虑。
如果使用RDNA 4和Zen 4,那么光线追踪能力将大幅增强。目前的Steam Deck虽然支持轻度光线追踪,但下一代将会有更大的飞跃。
软件方面的进步可能更为激动人心。尽管Steam Deck的稳定性良好,但Linux上的Windows游戏运行仍需改进。当Steam Deck 2到来时,游戏在Linux上的兼容性和性能提升将是一个重大看点。
最后,屏幕对于手持游戏PC至关重要。Valve在下一代Steam Deck上可能会给予更大关注,但具体规格仍待揭晓。传言指出,可能采用900p OLED屏幕,刷新率90Hz,相较于OLED升级版有所提升,但Valve是否会更进一步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总结:性能飞跃、设计升级,Steam Deck 2的神秘面纱正逐渐揭开,2026年的游戏界,一场革命即将上演!
页:
[1]